-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竞争分析 2020人工智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趋势预测发布日期:2020-07-30 09:21:18阅读量:3397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智适应学习技术、群体智能技术、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八大技术,而人工智能典型的应用产业与场景则包括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医疗、制造、健康等领域。在人工智能向各行各业渗透的过程中,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掌握在大型科技公司,而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让AI普惠到更多公司和用户,对于推动全行业的发展、加速人工智能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推动价值。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行业面临挑战分析
目前的人工智能产业仍面临六大挑战:前沿科研与产业实践尚未紧密衔接;人才缺口巨大;数据孤岛化和碎片化问题明显;可复用和标准化的技术框架、平台、工具、服务尚未成熟;一些领域存在超前发展、盲目投资等问题;以及创业难度相对较高,早期创业团队需要更多支持等。其中,人才短缺的问题尤为严重。美国超过一半的数据科学家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而在中国,经验不足五年的研究人员高达40%。中国目前拥有不到30个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研究实验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或智能程序充当人类助手,帮助人们完成复重性、危险性的任务,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大范围应用的展开,人们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隐私和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智能语音分列前三,三者综合占比达到53.7%,其中计算机视觉占比最高为28.6%。2019年5G商用部署有序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作为一项基础性技术进行支撑,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的一波高速发展浪潮。
截至目前,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及相关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的能力,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19年两会上,人工智能再一次被提到,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9年是人工智能价值兑现之年,人工智能产业化规模应用落地的机会比以前更大。人工智能将加强行业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行业大数据中心、典型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作为技术与应用的交汇所,为生态中所有参与者赋能。
以百度为例,2019年,百度率先提出了人工智能进入以“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为特点的工业大生产阶段,百度大脑实现了历史上最具跨越性升级,成为“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目前,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已为开发者开放240项AI技术能力,极大降低了AI开发的门槛,并面向产业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更多行业实现智能化。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多方面优势。中国凭借开放的市场环境、海量的数据资源、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策略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持续助力AI行业发展。不仅如此,以百度为代表的AI公司,不断将自身领先的AI能力对外开放,持续推动AI技术在中国进行产业化落地,加速中国的产业智能化进程。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前景规模预测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社会消费需求等方面体现出游刃有余的社会优势。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稳中有进,国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持续增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339亿元,同比增长56.2%,凭借人工智能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革新,形成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16亿元。
人工智能是新形势下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具备同各行各业结合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都在进行不同层次的智能化升级。新人工智能时代将是泛智能时代,覆盖的范围也远远不止传统理解中的互联网和科技行业,将给全社会带来生产力和连接度的飞跃。在产业政策支持下,市场立法逐渐健全,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到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人工智能覆盖的产业相对较广,主要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涵盖多个不同的技术及应用场景。当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格局尚未成熟,上中下游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明晰,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以数据或计算能力支撑人工智能深度发展,如传感器、芯片、云计算等基础层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以及运算。自2017年7月8日国家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在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积极响应下,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伴随着科学基础和实现载体取得新的突破,类脑计算、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一系列的技术萌芽预示着内在动力的成长,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竞争分析
近年来中国出台多部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政策,目前全国已形成头部区域牵引、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中国人工智能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东部发展较强,形成了以北京、长三角、广东为主的3大产业聚集区。目前,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分别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公司、商汤集团,建设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智能视觉5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过去几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由于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然而,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刚刚进入白热化,竞争格局和态势仍然在不断变化,中国必须有危机意识。